近日,安徽人大官網發布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安徽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
其中提到,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持續加大。“十四五”以來,全省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著重開展了以下幾項重點工作。推動落后燃煤設施淘汰和主要工業污染物治理。完成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119臺,淘汰煤氣發生爐43臺、燃煤熱風爐31臺,推進14家鋼鐵企業開展超低排放改造,組織涉VOCs重點工業園區、VOCs年排放量1噸及以上企業實施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全省累計減排氮氧化物5.97萬噸、二氧化硫4.75萬噸、揮發性有機物1.28萬噸。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嚴格執行產能置換政策,嚴控過剩行業產能新增,置換鋼鐵產能1176萬噸,淘汰退出鑄造產能1.1萬噸/年,整治違規新增鑄造產能項目40個、產能58.9萬噸。強化重污染天氣應對。編制修訂重污染天氣減排清單,明確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措施,對納入39個重點行業的5600家企業開展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績效分級管理。連續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加強大氣面源污染防治。分別開展揚塵污染治理、餐飲油煙污染治理等專項行動,強化秸稈禁燒和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加強煙花爆竹燃放管理。開展移動源日常監管。加快淘汰國三及以下老舊營運柴油貨車,持續做好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全省新能源公交車輛占比達83%,累計完成5722艘船舶受電設施改造任務,泊位岸電設施覆蓋率達95%,對全省17萬余臺非道路移動機械實施編碼登記并開展排放抽檢。加大財政資金支持。2019年以來,累計撥付省以上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39.3億元,支持燃煤鍋爐淘汰、工業爐窯綜合治理等。每年安排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資金約1億元,建立獎懲補償激勵機制。
拓展瀏覽資訊: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