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12月19日消息:周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OMEX)的銅期貨上漲逾1%,收復之前兩個交易日的失地,因為美元疲軟,加上擔心銅礦供應趨緊。
截至收盤,期銅上漲3.85美分到4.8美分不等,其中成交最活躍的2023年3月期銅上漲4.6美分或1.19%,報收3.898美元/磅,這也是12月1日以來的最高收盤價。
3月期銅的交易區間為3.841美元到3.9305美元。
期銅上漲主要是受到美元匯率貶值的支持,美元下跌意味著美元定價的金屬對持有其他貨幣的買家來說更為便宜,從而支持需求和價格。
周二,衡量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的匯率指數收于101.796點,比周一下跌0.38%,本月下跌1.22%,第四季度下跌3.45%,今年迄今美元匯率指數下跌0.77%。
與此同時,全球銅礦供應可能比預期更為緊張,有助于銅價獲得支持。價值100億美元的巴拿馬科布雷銅礦關閉,使得銅精礦供應低于早先預期;近期英美資源集團將2024以及2025年的銅產量目標下調,進一步導致分析師們調整對全球供應的預期,原先期待的2024年全球供應過剩可能轉為趨緊。
本月迄今COMEX期銅(近期合約)上漲1.75%,今年迄今上漲2.38%,周二收盤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59%,反映出市場預期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明年可能開啟一系列降息,這有助刺激經濟增長和商品需求;大型銅礦關閉以及生產中斷,可能導致全球礦銅供應轉為緊張。
作為對比,2022年COMEX期銅下跌14.58%,主要因為全球經濟增長前景令人擔憂,通脹高企促使歐美央行積極加息以遏制通脹,導致經濟面臨衰退風險。
從中長期而言,全球經濟綠色轉型以及電氣化有助于提振這種在電力和建筑行業用途廣泛的金屬的額外需求,而銅礦則面臨投資不足和生產中斷等擾亂。
周二,上海期貨交易所的2023年1月期銅合約收盤下跌100元,報每噸68,360元。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INE)的2月保稅銅期貨下跌10元,報每噸60,880元。
周二,COMEX銅期貨成交量為102,237手,上一交易日為63,403手;空盤量為182,349手,上一交易日為183,365手。
拓展瀏覽資訊: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