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12日表示,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與東盟雙方經濟融合持續加深,經貿合作日益加快。2023年,我國與東盟貿易繼續保持增長。具體看:
一是雙方互為最大貿易伙伴。2013年以來,我國與東盟貿易年均增速8.8%,高出同期我國整體年均增速3.8個百分點。2023年,雙邊貿易繼續增長,規模達6.41萬億元,東盟連續4年保持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我國也連續多年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
二是產業鏈供應鏈深度互聯。我國與東盟發揮各自比較優勢,深化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2023年,我國對東盟進出口中間品4.13萬億元,東盟連續多年保持我國中間品第一大貿易伙伴。雙方在綠色能源、消費電子等產業合作不斷深化,我國對東盟出口的鋰電池、太陽能電池,進口音視頻設備零件均高速增長。同時,東盟是我國農產品和能源產品的重要進口來源,我國棕櫚油進口幾乎全部來自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分別是我國煤炭、錫礦砂第一大進口來源國。
三是陸路邊境通道客貨兩旺。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陸路邊境口岸客流物流有序恢復,邊境貿易大幅增長。廣西東興、云南河口口岸日均進出境人員數量超過一萬人次,恢復往日熱鬧景象。2023年4月,中老鐵路客運業務正式開通,方便了沿線人員往來,截至年底,海關累計監管經中老鐵路進出境人員11.42萬人次。
展望未來,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的加快推進,雙方合作領域將進一步拓展,雙邊貿易將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下一步,海關將落實好各項通關便利化措施,穩步推進中越邊境智慧口岸建設,大力支持中老鐵路高質量發展,積極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助力中國-東盟雙邊貿易取得更大發展。
拓展瀏覽資訊: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