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九天攬月——陜西航天時代導航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捷聯動調陀螺儀和調節器配套于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助力“神舟”飛天;
向地心進軍——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制的全球首臺12000米特深井自動化鉆機在塔里木油田順利開鉆,奏響了我國“萬米深井”時代的序章;
居全球首位——全市鈦材年加工量達到6.5萬噸,鈦及鈦合金產業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產業規模躍居世界第一;
破世界紀錄——寶雞市鈦程金屬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的鈦鋼復合板(爆炸成型)長16.183米,創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2023年,我市堅定不移推動工業強市戰略,大力實施產業鏈提升、優質企業培育、重點項目帶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科技創新、招商引資“六大行動”,凝心聚力抓工業、強實體,努力當好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01“鏈”上發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2023年1月9日,寶雞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政策發布暨重點項目簽約大會在西安舉行,發布了寶雞市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1+5+N”系列政策,包括堅定不移做強工業行動方案,科技創新、人才引育、企業培育、品牌建設、金融支持5方面扶持政策和13條重點產業鏈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為我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力。
政策支持,重在落實。2023年4月4日,我市高規格召開全市工業發展大會,表彰獎勵為工業強市作出貢獻的企業和企業家,并對16戶企業兌現了獎補政策。
聚焦寶雞實際和產業需求,我市扎實開展13條重點產業鏈提升三年行動,積極落實“群長制+鏈長制”,進一步壯大優勢產業集群,提升產業鏈發展水平。
2023年,我市繼續延鏈強鏈,擴大鈦產業“版圖”。
走進國鈦金屬高端制造工業園,現代化廠房簡潔大氣,智能化車間秩序井然,高精尖設備高效運轉。該項目總投資10.3億元,2023年1月開工建設,當年11月順利投產。項目聚力打造高端智能化鈦材加工園區,可實現年綜合收入10億元,將進一步提升寶雞鈦產業制造水平。
聚焦新能源轉型,我市搶抓機遇、謀篇布局,構筑汽車產業新優勢。吉利汽車寶雞工廠改擴建項目提前完成,整車日產量增加1倍。銀河L7新能源車量產下線,產量突破6萬臺。比亞迪線束、吉利發動機、淮海車輛等重點項目建成投產,產業鏈配套水平進一步提升。去年前11個月,我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9%,成為我市工業新的增長極。
寶雞蟬聯“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比2022年提升7個位次,在西北地區排名第二;新能源汽車產業入選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西鳳集團銷售收入首次突破百億,達到103億元;新增規上工業企業89戶,總量達到997戶,位居全省第三……年終盤點,我市工業發展成績喜人,產業聚集的“磁場”效應日益顯現,匯聚起寶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02創新發力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
前不久,工信部公布第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我市瑞熙鈦業、銀河消防、興盛新材料等7家企業入選。至此,全市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數達32家,新增數量及總數均處于全省前列。
2023年,我市聚力推進秦創原“兩鏈”融合示范區建設,出臺寶雞市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實施科技創新“十大工程”,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平臺,秦創原(寶雞)創新公共服務平臺上線試運行,西北有色金屬寶雞創新研究院揭牌成立,陜汽專用車岐山研究院試運行。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10.6%,創近五年新高。全年技術合同成交額45億元,位居全省前列。
在政策春風支持下,企業紛紛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和新技術裝備推廣應用,不斷提升產品“含金量”。寶鈦股份新研制的鎳基合金材料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和市場壟斷;制定了超標準氫能用鈦技術工藝,成為國內首家氫燃料電池領域的鈦材供應商。中鐵寶橋成功研發Ⅲ代高錳鋼轍叉,標志著我國同類產品最大通過總重首次挺進“6億噸”時代。寶石機械全球首臺12000米特深井自動化鉆機、1200標方堿性水制氫電解槽,寶雞鋼管公司輸氫管、地熱管等重大裝備成功下線,使“寶雞制造”揚名全國。
2023年,我市新培育國家兩化融合貫標企業146戶,位列西北城市第二。41戶企業入選省級隱形冠軍培育庫,數量超越西安,位列全省第一。新增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91戶、高新技術企業73戶、制造業單項冠軍9戶,寶光電器、中鐵寶橋、國核鋯業入選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長嶺電子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產業的“含新量”不斷提升。
03項目聚力培育工業增長新動能
挖掘機擺動鐵臂,工程車來回穿梭,建設者施工奮戰……在鳳翔區西鳳酒10萬噸優質基酒及配套生產項目現場,一曲高質量發展“奮進曲”正在奏響。
項目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推進工業強市的重要舉措。2023年,我市針對優勢工業領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明確了十大重點工業項目,西鳳酒10萬噸優質基酒及配套生產項目是其中投資數額最大的一個。項目總投資140億元,主要建設7萬噸制曲系統、10萬噸制酒系統、50萬噸儲酒系統及相關配套,建成后將推動西鳳酒重回中國一流名酒行列。
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強化產業支撐,市政府與十大重點工業項目企業簽訂了服務保障協議,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市財政每年安排5億元工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政策兌現和重點事項支持。在各縣區各部門的“保姆式”護航下,豪達線束項目從簽約到落戶發證,24小時內完成;國鈦金屬高端制造工業園項目從拿地到開工,僅用時3天;比亞迪寶雞線束工廠從開工到投產,用了90多天……
2023年,我市實施重點工業項目190個,完成投資298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106%,125個項目建成投產。其中吉利新車型、寶鈦技改二期等88個新增產能項目全部投產,釋放產能208億元。
圍繞全市13條重點產業鏈和各縣區首位產業,我市科學謀劃、大力招引含金量大、含綠量足、含新量高的產業化大項目,先后引進投資60億元的中一科技先進電子材料產業基地、30億元的中墨紡織產業園、12.6億元的大窯飲品生產基地等一批補鏈強鏈項目,為工業發展積聚新動能。
站在2024年開端,新的工業力量破土萌芽、拔節生長。我市將繼續高舉工業強市大旗,以創新驅動培育新質生產力,把數實融合、服務制造、數字賦能作為關鍵舉措,加快工業轉型升級,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引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寶雞鍛造更強工業脊梁。
拓展瀏覽資訊: